普贤菩萨行愿无尽,万行庄严,来到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参访修学,就应该将自己的虔诚之心体现在领悟普贤菩萨的“行愿精神”上来。“愿”是菩萨的崇高理想,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人生做个很好的规划,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。 有了目标还必须要有行动,这就是“行”。普贤菩萨的“行”就是要我们去精勤实践,大行无尽,所以,“普贤行”对于我们众生的生活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。


永寿法师,1963年出生于四川富顺,1982年在峨眉山万年寺依满明老法师剃度出家,1985年在宝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老和尚学修,峨眉山凿井堂第十七代方丈、曹洞正宗第三十九世衣钵传人。
法师以《华严》思想及普贤菩萨“行愿”精神为指南,创造性地将曹洞宗的修证理论结合峨眉山实际,择机契理地提出了建设峨眉山普贤道场朝圣、修行、教育“三个中心”的新理念,并提出了峨眉山佛教走人间佛教之路、积极入世的 “五妙共品”新思路,并将其贯穿于金顶华藏寺改造、建设金顶十方普贤铜像和恢复大佛禅院的建设中。
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居士事务委员会主任,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,峨眉山佛学院院长,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,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等职。

释永寿
今天,在灵山之上,安宁河畔,我们齐聚深山古刹灵山寺,满怀喜悦之情,衷心祝贺照杰法师荣任灵山寺中兴第一代方丈。在此殊胜、祥和的时刻,我谨代表四川省佛教协会向前来参加升座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、诸山长老、大德法师、护法居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!
灵山宝刹,自清代乾隆年间,悟真禅师开山以来,创曹洞宗灵山一脉,慈云法雨会泽攀西大地。虽几经岁月蹉跎,世事沧桑,然灵山后学仍前仆后继,历尽艰辛,矢志不渝。
“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;道不虚行,遇缘即应”。长期以来,各级党政领导、各级佛教协会,对灵山寺的重建工作给予了大力的关怀和支持。时至今日,在各位护法居士的大力护持下,在照杰法师的引领下,灵山寺的恢复重建和各项弘法利生的工作进展顺利,终于成就了今天的殊胜因缘,四众会聚,同沾法喜。这也是凉山、冕宁佛教界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。
照杰法师出家剃度于1999年,2003年受具足戒,先后就读于广德寺佛学院、闽南佛学院、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佛教系。2005年任蒲江石象寺住持,2008年任冕宁灵山寺住持。照杰法师现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,凉山州政协会员、冕宁县政协常委。
此次经本寺两序大众推选,报请四川省政府宗教事务局批准,照杰法师正式担任灵山寺中兴后的第一任方丈,这既是大众的选择,亦是他本人的德行感召。
在杨祖师“普渡众生,广结善缘”历史传承感召下,在凉山州、冕宁县党政领导的支持下,在灵山寺两序大众的共同努力下,在全体僧俗团结一致、共同发心下,我相信灵山寺在照杰法师的住持下,将继承祖师大德的优良传统,保持佛教自身的立场和风格,在爱国爱教的旗帜下,因地制宜,与时俱进,也一定能够为凉山州的宗教文化旅游事业发展,为冕宁真正成为四川旅游发展次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战略目标,作出更大贡献。
祝各位六时吉祥!阿弥陀佛!